典藏当代史料,书写当代信史。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20年10月。在学校、学界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,2022年可谓是中心从初创步入常规运转的关键一年。年初,中心办公区完成装修,正式启用。中心建制也在这一年得到充实,聘任多位国史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组建国际评鉴委员会、学术委员会,引进两名青年学者担任中心的全职教学科研人员。本年度的文献征集数量,也呈快速增长态势。
(一)国史资料的调研与征集
正式启动“共和国时期地方史及企业史资料调研项目”,并取得重要进展。首期已与数个企业、基层政府、县级档案馆达成合作,复制、整理新中国电子工业、当代水利建设、县级行政司法等重大领域的专题资料,撰写相关议题史志、筹建专题博物馆与教学实践基地。
接收资料捐赠30余批次,其中包括当代著名学者的书信笔记手稿、个人日记、地方资料、内部出版物、北大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资料等珍贵文献文物。
(二)国史文献数据平台的建设
与兄弟单位联合举办工作会,制定各类资料整理规范。完成10万余页资料的初步整理。
启动“国史文献数据平台”建设,打造当代中国研究的公益文献平台。
中心资料室向校内读者试行开放。
中心学人面向本科生、研究生,开设《中共党史专题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》《改革开放史研究》等课程。
在中心学人指导下,本年以共和国史方向选题撰写学位论文的毕业生达15名,其中本科生9名、硕士生3名、博士生3名。
面向硕士生、博士生举办“新编地方志读书会”等活动,研读共和国时期新编地方志与国史相关论著。
与英国剑桥大学、埃克塞特大学、曼彻斯特大学中国研究院共同举办首届中英人文对话系列活动。活动旨在为中英两国的青年学者,创造相互切磋及同国际资深学者交流的平台。首次活动于7月14、15日在线上举行,主题为“20世纪中国革命”。
10月16日,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、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共同举办当代中国科技外交史论坛。
10月29、30日,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等机构联合举办北京大学第六届“历史与社会”工作坊。本次工作坊主题为“近代中国区域空间的形成与互动”。
11月5、6日,举办“共和国史跨学科论坛”,并颁发首届“国史研究新人奖”。
本年度举办党史国史名家系列讲座6讲。分别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陈怀宇教授、俄罗斯国立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泽列诺夫教授、复旦大学金光耀教授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武力研究员、美国斯坦福大学魏昂德教授主讲。
(五)人才引进
本年度中心引进两位青年学者:
刘诗古,任中心预聘副教授。上海交通大学理学博士,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博士后、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。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、内陆水域史、社会经济史。著有《资源、产权与秩序:明清鄱阳湖区的渔课制度与水域社会》等。
黄江军,任中心助理教授。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,曾任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助理、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博士后。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、中国现代政治文化史。著有《中共执政以前毛泽东著作的经典化》等。
2022年即将过去,诚挚感谢各界友人对中心建设的支持!一个别样的春天就要到来,中心将全力耕耘,携手各界朋友书写国史研究新篇章!